当热门旅游城市人潮涌动时,不妨循着非遗的脉络,走进五座被时光偏爱的城市。5月19日中国旅游日,让我们以“非遗浓度”为坐标,开启一场文化深度游。
甘肃庆阳:香包里的黄土祈愿
在黄土高原的褶皱里,庆阳香包以针脚编织着千年祈愿。这种被称为“耍活子”的刺绣品,内填丁香、山艾等中草药,外绣龙凤、五毒等吉祥纹样,既是端午驱邪的护身符,亦是黄土高原的立体诗篇。2006年,庆阳香包绣制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其“绌绌”“线盘”等技法至今仍在民间传承。走进庆阳,指尖触碰的不仅是丝绸与彩线,更是岐伯防疫智慧的当代回响。
云南普洱:古茶山上的布朗族茶魂
景迈山的云雾深处,布朗族正以“山康节”祭拜茶祖帕哎冷。1800年前,帕哎冷留下“留下茶树,取之不尽”的遗训,将茶文化刻入民族基因。每年四月,村民在古茶林中搭建茶魂台,年长者斋戒沐浴后攀上茶魂树采摘鲜叶,以竹篾小篓盛放供品,三呼茶魂声震山野。茶魂树不仅是信仰图腾,更是布朗族与自然共生的密码。
福建泉州:南音里的唐宋遗韵
泉州南音,被誉为“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”。其横抱琵琶与敦煌壁画飞天所持形制如出一辙,洞箫严格遵循唐代“尺八”遗制,演奏时“丝竹更相和,执节者歌”的形制与汉代相和歌一脉相承。2023年央视春晚,一曲《百鸟归巢》让南音破圈;2024年国际南音大会上,南音与钢琴合奏《梅花操》,让千年古乐在数字舞美中焕发新生。在泉州,听南音不仅是听觉享受,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。
山西平遥:推光漆器上的匠人魂
平遥推光漆器以“手掌推光”绝技闻名,其制作需经木胎、灰胎、漆工、画工、镶嵌五道工序,耗时数月方成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薛生金父子已培养300余名漆艺人才,其作品《翔》《闹春图》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。新一代传承人薛梦瑶尝试将漆艺与现代艺术结合,开发出书签、耳环等文创产品,让千年漆艺融入日常生活。